标准搜索结果: 'GB 1903.42-2020'
标准编号 | GB 1903.42-2020 (GB1903.42-2020) | 中文名称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肌醇(环己六醇) | 英文名称 | 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 - Food additive - Inositol | 行业 | 国家标准 | 中标分类 | X09 | 字数估计 | 11,125 | 发布日期 | 2020-09-11 | 实施日期 | 2021-03-11 | 标准依据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20年第7号 |
GB 1903.42-202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肌醇(环己六醇)
GB 1903.42-2020 英文名称: 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 - Food additive - Inositol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由植酸钙镁(菲汀)水解生成的食品营养强化剂肌醇(环己六醇)。
2 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 分子式
C6H12O6
2.2 结构式
2.3 相对分子质量
180.16(按2018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 技术要求
3.1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3.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附 录 A
检验方法
A.1 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未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
所用标准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和制品在未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 602、GB/T 603的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 鉴别试验
A.2.1 试剂和材料
A.2.1.1 乙醇。
A.2.1.2 硝酸。
A.2.1.3 醋酸锶溶液:100mg/mL。称取1g醋酸锶,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mL。
A.2.1.4 石蕊试纸。
A.2.2 仪器和设备
A.2.2.1 电子天平:感量0.01g。
A.2.2.2 旋光仪。
A.2.2.3 熔点仪。
A.2.2.4 水浴锅:最高显示温度100℃。
A.2.3 鉴别方法
A.2.3.1 酸碱性
称取约1g试样,精确至0.01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50mL,得到试样溶液,将石蕊试纸放入溶液
中,试纸色泽应无变化。
A.2.3.2 旋光性
称取约1g试样,精确至0.01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在25℃条件下,用旋光仪测定,旋光
度应为-0.10°~+0.10°。
A.2.3.3 溶解性
称取约1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烧杯中,分别加入水、乙醇,摇动时间不少于30s,并在5min
内观察样品的溶解情况。试样溶于水,在乙醇中极微溶。
A.2.3.4 醋酸锶鉴别试验
称取约1g试样,精确至0.01g,溶解于50mL水中,得到试样溶液。取1mL试样溶液,至瓷蒸发
皿中,加入6mL硝酸,100℃水浴蒸干,残渣溶解于1mL水中,加0.5mL醋酸锶溶液,再蒸发至干,应
显紫罗兰颜色。
A.2.3.5 六乙酰肌醇残留物熔点或液相色谱鉴别
此项鉴别试验根据含量试验所选择的方法选择。
含量试验采用重量法时,将过程中所得六乙酰肌醇残留物于105℃烘0.5h后,按GB/T 617进行
熔点测定,其熔点应为212℃~216℃。
含量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时,试样溶液的图谱主峰保留时间应与标准溶液的保留时间一致,标
准品参考色谱图见图B.1,样品参考色谱图见图B.2。
A.3 肌醇(C6H12O6)含量(以干基计)
A.3.1 重量法
A.3.1.1方法原理
肌醇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酸酐生成溶于三氯甲烷而不溶于水的六乙酰肌醇,根据得到的六乙酰肌醇
的质量换算成肌醇的质量。
A.3.1.2 试剂和材料
A.3.1.2.1 乙酸酐硫酸溶液:取2mL1mol/L的硫酸,缓慢滴加到100mL乙酸酐中,放冷。
A.3.1.2.2 三氯甲烷。
A.3.1.3 仪器和设备
A.3.1.3.1 电子天平:感量0.0001g。
A.3.1.3.2 水浴锅:最高显示温度100℃。
A.3.1.3.3 烧杯:250mL。
A.3.1.3.4 表面皿。
A.3.1.3.5 分液漏斗
A.3.1.3.6 抽滤装置。
A.3.1.3.7 恒温干燥箱。
A.3.1.4 测定方法
称取约0.2g试样,精确至0.0001g,放到250mL烧杯中,加入5mL乙酸酐硫酸溶液(A.3.1.2.1),
盖上表面皿,100℃水浴20min,取出冰浴冷却,缓慢加入100mL水,加热煮沸20min,取出冰浴冷却。
溶液移至250mL分液漏斗中,用少许三氯甲烷洗涤烧杯,洗液并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三氯甲烷萃取提取6次,三氯甲烷用量依次为30mL、25mL、20mL、15mL、10mL和10mL,合并三氯甲烷层于另一个250mL分液漏斗中,加入10mL水振摇静置,取三氯甲烷层经脱脂棉过滤收集。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10mL三氯甲烷,振摇静置,取三氯甲烷层用原有滤器与脱脂棉过滤,合并三氯甲烷层。置于已称重的锥形瓶中,挥去三氯甲烷,105℃干燥至恒重。所得残渣重量乘以0.4167,即得试样中肌醇含量。该残渣可用于A.2.3.5鉴别试验。
A.3.1.5 结果计算
肌醇含量w1,以质量分数计,按式(A.1)计算:
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2.0%。
A.3.2 高效液相色谱法
A.3.2.1 方法提要
试样用水溶解,经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外标单点定量。
A.3.2.2 试剂和材料
A.3.2.2.1 蒸馏水:符合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A.3.2.2.2 乙腈:色谱纯。
A.3.2.2.3 肌醇标准品:纯度≥98.5%。
A.3.2.3 仪器和设备
A.3.2.3.1 电子天平:感量为0.0001g。
A.3.2.3.2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示差检测器。
A.3.2.4 色谱条件
A.3.2.4.1 色谱柱:钙离子型强阳离子交换柱(300mm×7.8mm,粒径9μm),或等同分析效果的色
谱柱。
A.3.2.4.2 流动相:水。
A.3.2.4.3 流速:0.5mL/min。
A.3.2.4.4 进样量:10μL。
A.3.2.4.5 柱温:85℃。
A.3.2.4.6 示差检测器温度:35℃。
A.3.2.5 分析步骤
A.3.2.5.1 标准溶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0.5g肌醇标准品,精确至0.0001g,置于10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