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搜索结果: 'GB 38383-2019'
标准编号 | GB 38383-2019 (GB38383-2019) | 中文名称 | 洗碗机能效水效限定值及等级 | 英文名称 | The minimum allowable values of the energy, water consumption and grades for dishwashers | 行业 | 国家标准 | 中标分类 | F01 | 国际标准分类 | 27.010 | 字数估计 | 25,288 | 发布日期 | 2019-12-17 | 实施日期 | 2021-01-01 | 发布机构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GB 38383-2019
(Dishwasher energy efficiency and water efficiency limits and grades)
ICS 27.010
F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洗碗机能效水效限定值及等级
2019-12-17发布
2021-01-01实施
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发 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青岛海尔洗碗机有限公司、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佛山
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中山格兰仕日用电器有限公司、杭州老
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三花亚威科电器设
备(芜湖)有限公司、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浙江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广东美的厨房
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浙江安德电器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广东万家乐厨房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成建宏、吕佩师、管海燕、熊好平、徐慧、林加明、阮华平、时妍玲、周小俊、周锋华、
白雪、代天喜、尹斌、马南、杨云霞、王春红、梁秀英、黄石、张雅云、李红旗、艾穗江。
洗碗机能效水效限定值及等级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洗碗机(以下简称洗碗机)的能效限定值、水效限定值、能效等
级、水效等级、能效和水效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热水和/或冷水的洗碗机。
本标准不适用于商用或类似用途洗碗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290-2016 家用电动洗碗机 性能试验方法
QB/T 1520-2013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洗碗机
3 术语和定义
GB/T 20290-2016和QB/T 1520-2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工作周期 washingcycle
按照被测洗碗机所具备的功能(如洗涤、漂洗、干燥等),完成一次常用(标准)洗碗程序的全过程。
3.2
在规定的工况条件下,洗碗机完成一个工作周期所消耗的全部电量,包括对洗涤用水加热所消耗的
能量。
3.3
在规定的工况条件下,洗碗机完成一个工作周期所用的水量。
3.4
在规定的工况条件下,洗碗机完成一个工作周期所允许的能效指数的最小值。
3.5
在规定的工况条件下,洗碗机完成一个工作周期所允许的水效指数的最小值。
4 能效等级和水效等级
4.1 能效等级
洗碗机能效等级分为5级,其中1级表示能效最高。按照洗碗机的实测能效指数、水效指数、干燥
指数、清洁指数对洗碗机能效分级,各等级实测能效指数、水效指数、干燥指数、清洁指数均应达到表1
的规定。
表1 洗碗机能效等级指标要求
等级 能效指数EEI 水效指数 WEI 干燥指数PD 清洁指数Pc
1 ≤50 ≤45 ≥1.08
2 ≤56 ≤52 ≥1.08
3 ≤63 ≤62 ≥0.97
4 ≤71 ≤68 ≥0.97
5 ≤80 ≤75 ≥0.86
≥1.12
4.2 水效等级
洗碗机水效等级分为5级,其中1级表示水效最高。按照洗碗机的实测水效指数、干燥指数、能效
指数、清洁指数对洗碗机水效分级,各等级实测水效指数、能效指数、干燥指数、清洁指数均应达到表1
的规定。
5 技术要求
5.1 能效水效限定值
洗碗机的能效指数、水效指数、干燥指数、清洁指数应符合表1的能效等级5级的规定值。
5.2 明示值允许偏差
在第6章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洗碗机的工作周期耗电量、工作周期用水量、清洁指数、干燥指数的实
测值与企业明示值的偏差应不大于表2所示偏差。
表2 明示值允许偏差
项目 偏差
工作周期耗电量 +10%
工作周期用水量 +10%
清洁指数 -10%
干燥指数 -19%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条件和测试设备
按GB/T 20290-2016的相关规定进行,使用洗涤剂B,测试环境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
(55±5)%。试验用水硬度使用(2.5±0.5)mmol/L。
注:对于特定水硬度使用区域的产品,按照制造商规定的用水硬度的上限值进行测试。
6.2 能效指数、水效指数、清洁指数和干燥指数测试方法与计算
6.2.1 标准污染物及餐具污染方法
标准污染物及餐具污染方法见附录A。
6.2.2 标准餐具
标准餐具见附录B。
推荐使用获得国家标准样品证书的标准餐具。
6.2.3 洗碗机
GB/T 20290-2016中附录 M规定的洗碗机适用,其餐具摆放示意图见附录C。
推荐使用获得国家标准样品证书的标准洗碗机,按照说明书中餐具摆放说明进行摆放。
标准洗碗机洗净性能应在3.55±0.20范围内,干燥性能应在0.81±0.10范围内,否则该次测试
无效。
6.2.4 餐具装载方法
按照制造商提供的信息进行装载。
6.2.5 餐具在烤箱中的装载方法
餐具污染状态示意图见附录D。
餐具在烤箱中的装载方法见附录E。
6.2.6 工作周期
被测洗碗机应按制造商推荐的工作周期进行试验。
6.2.7 测试方法
除以上特殊说明外,其他按照GB/T 20290-2016的相关测试方法规定进行。
6.2.8 能效指数、水效指数、清洁指数和干燥指数的计算方法
能效指数、水效指数、清洁指数和干燥指数按照下列方法进行计算:
a) 对于额定容量ps≥6套的洗碗机,能效指数、水效指数、清洁指数和干燥指数按照
QB/T 1520-2013的相关规定进行计算,清洁指数评定表见附录F,干燥指数评定表见附
录G。
b) 对于额定容量ps< 6套的洗碗机,标准年耗电量按式(1)计算,标准耗水量按式(2)计算。
SAEc=11.5×ps+230 (1)
SWC=1.6×ps+11 (2)
式中:
SAEc---标准年耗电量,单位为千瓦时每年(kW·h/a);
SWC ---标准循环耗水量,单位为升(L);
ps ---个人餐具套数。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污染物及餐具污染方法
A.1 污染物
按照以下污染物的顺序污染餐具:
---牛奶;
---茶叶;
---碎肉;
---鸡蛋;
---燕麦片;
---菠菜;
---植物黄油。
A.2 污染物的制备和使用
A.2.1 通用要求
除非有明确规定,否则每次试验使用的所有污染物都应是新制备的。
称量试验中需要的每种污染物总量(g/套×套数),然后按规定分配并用于餐具。
牛奶污染物使用前用微波炉预热。在此期间制备茶叶污染物。在茶叶预烘干期间(1h)制备其余
的污染物。茶叶预烘干结束后,关闭烘箱电源,在10min内将污染完成后的所有餐具放入烘箱,打开电
源,保持80℃干燥2h(黄油污染的小汤勺除外)。
A.2.2 牛奶
应按GB/T 20290-2016中6.4.1进行。
A.2.3 茶叶
应按GB/T 20290-2016中6.4.2进行。
使用烤箱干燥法进行预干燥,按照附录E说明,将马克杯全部污染进行预干燥及干燥。每个马克
杯茶水用量为120mL。
A.2.4 碎肉
A.2.4.1 制备和储存
除以下内容外,碎肉的制备和储存应按GB/T 20290-2016中6.4.3.1进行。
将足够量的碎牛肉和碎猪肉按1∶1的比例均匀混合。在剁碎前去掉肥肉和筋。使用孔眼直径为
4.5mm(约为50个)的电动绞碎机。绞肉速率为每分钟绞肉约700g(大约150r/min)。将碎肉同优质
鸡蛋混合,保证鸡蛋在使用前储存在冰箱里。
A.2.4.2 使用
污染餐具、污染用量及污染方法按以下规定进行:
a) 污染餐具
1/2数量面碗、1/2数量浅盘、大汤碗、汤勺。
b) 污染用量
面碗3g/个、浅盘2g/个、大汤碗4g/个、汤勺1g/个。
c) 污染方法
使用塑料叉子,基于餐具的数量,计算所需污染物的总重,将稍多于所需量的碎肉和叉子一起
放入容器,称量容器、碎肉、叉子的总重。用叉子将污染物均匀涂抹到餐具上,直到用完所需的
量。容器、叉子、碎肉减少的总量应该和污染物所需量一致。污染物可以被增加或者移出,以
保证精确的数量。
按照以下顺序污染:
---污染面碗、浅盘、大汤碗:
将碎肉污染物涂抹在面碗、浅盘、大汤碗的底部和内侧,在边缘保留20mm的清洁带。如
果面碗数量为奇数,只给最后一个奇数面碗涂一半的碎肉(另一半用鸡蛋)。如果浅盘数
量为奇数,只给最后一个奇数浅盘涂一半的碎肉(另一半用菠菜),涂一半时各相应的污染
物用量也为50%。
---污染汤勺:
碎肉大约用量1g。用刷子将碎肉刷到汤勺头上,正反面都刷,柄不涂。把汤勺朝上放在
不用的盘子边上。
A.2.5 鸡蛋
A.2.5.1 制备
在室温下,将每个质量为50g~65g的鸡蛋至少放置7d,但不应超过有效期或保质期。鸡蛋应在
冰箱中保存,使用前再放在室温环境条件下。
至少用1个鸡蛋并且将蛋黄和蛋白分开,用叉子将碗中的蛋黄混合均匀,去掉蛋黄外皮。
A.2.5.2 使用
污染餐具、污染用量及污染方法按以下规定进行:
a) 污染餐具
1/2数量米饭碗、1/2数量面碗、筷子、佐料碟、1/2数量深盘。
b) 污染用量
米饭碗1g/个、面碗1.5g/个、筷子1/4长度,0.05g/根、佐料碟0.5g/个、深盘1g/个。
c) 污染方法
使用大约宽25mm的糕点刷,根据每套个人餐具的数量计算所需的污染物的总重,将稍多于
所需量的鸡蛋和刷子放入容器里,称量容器、刷子、鸡蛋的总重。用刷子将鸡蛋均匀地涂抹到
餐具上,直到容器、刷子、鸡蛋三者减少的总量和计算的污染物所需的总量一致。污染物可以
被增加或者移出,以保证精确的用量。
按照以下顺序污染:
---污染佐料碟:
将鸡蛋污染物涂抹在佐料碟的底部和内侧,在边缘保留10mm的清洁带。
---污染米饭碗、面碗、深盘:
将鸡蛋污染物涂抹在盘/碗的底部和内侧,在边缘保留20mm的清洁带。如果米饭碗数
量为奇数,只给最后一个奇数米饭碗涂一半的鸡蛋(另一半用燕麦粥)。如果面碗数量为
奇数,只给最后一个奇数面碗涂一半的鸡蛋(另一半用碎肉)。如果深盘数量为奇数,只给
最后一个奇数深盘涂一半的鸡蛋(另一半用菠菜),涂一半时各相应的污染物用量也
为50%。
---污染筷子:
将鸡蛋污染物均匀涂抹在筷子从底部开始至1/4长度处。
筷子干燥摆放图如图A.1所示。
图A.1 筷子干燥摆放图
A.2.6 燕麦片
A.2.6.1 制备
使用未煮的燕麦碎片。
燕麦片应符合GB/T 20290-2016附录E。
将50g燕麦片与符合GB/T 20290-2016中5.6.3要求的750mL冷水和250mL牛奶充分地混合
均匀。将混合物加热到沸点后,用文火(沸腾状态)煮10min制成麦片粥,煮的过程中用木勺不断搅拌。
注:加热所用锅具锅底双层,导热性能好,锅口内直径160mm左右。
A.2.6.2 使用
污染餐具、污染用量及污染方法按以下规定进行:
a) 污染餐具
1/2数量米饭碗、1/2数量小汤勺、饭勺。
b) 污染用量
米饭碗2g/个。
c) 污染方法
按照以下顺序污染:
---污染米饭碗:
使用宽约25mm的糕点刷将燕麦粥均匀涂抹到米饭碗内表面,使内部燕麦粥均匀分布,
在边缘保留20mm的清洁带。如果米饭碗数量为奇数,只给最后一个奇数米饭碗涂一半
的燕麦粥(另一半用鸡蛋),涂一半时各相应的污染物用量也为50%。
---污染小汤勺和饭勺:
将制作好的新鲜燕麦粥放在不是试验负载的另外的盘子中,将汤勺勺体背面向上在燕麦
粥中浸染,并以这样状态干燥。如果小汤勺碗数量为奇数,最后一个奇数小汤勺污染燕麦
粥。将饭勺勺体背面向上在燕麦粥中浸染,并以这样的状态干燥。
A.2.7 菠菜
A.2.7.1 制备和储存
使用冷冻的嫩菠菜,菠菜切成小块,不使用任何添加剂或调料。
应按GB/T 20290-2016中6.4.6.1进行。
A.2.7.2 使用
污染餐具、污染用量及污染方法按以下规定进行:
a) 污染餐具
1/2数量深盘、1/2数量浅盘、蒸鱼盘。
b) 污染用量
深盘5g/个、浅盘5g/个、蒸鱼盘6g/个。
c) 污染方法
使用宽度大约25mm的糕点刷。基于餐具的数量,计算污染物总的需要量。将稍多于需求量
的菠菜以及刷子放入容器内,称量三者的总重。用刷子将菠菜均匀地涂抹到餐具上,容器、菠
菜和刷子减少的总量和计算的污染物的需求量应该一致,污染物可以被增加或者移出,以保证
精确的用量。
按照以下顺序污染:
---污染深盘、浅盘:
将菠菜均匀地涂抹到深盘、浅盘表面上,并在边缘处保留20mm清洁带。如果深盘数量
为奇数,只给最后一个奇数深盘涂一半的菠菜(另一半用鸡蛋)。如果浅盘数量为奇数,只
给最后一个奇数浅盘涂一半的菠菜(另一半用碎肉),涂一半时各相应的污染物用量也
为50%。
---污染蒸鱼盘:
见A.2.8.2。
A.2.8 植物黄油
A.2.8.1 制备和储存
家用植物黄油全部脂肪含量为75%~85%,并应符合表A.1要求。
表A.1 黄油脂肪含量要求
分类 含量
饱和脂肪 (33±10)%
多聚不饱和脂肪 (33±10)%
一元不饱和脂肪 (33±10)%
将植物黄油放置在冰箱中,直到使用。但是使用的时间内植物黄油要放在室温下至融化。
A.2.8.2 使用
污染餐具、污染用量及污染方法按以下规定进行:
a) 污染餐具
蒸鱼盘、1/2数量小汤勺。
b) 污染用量
蒸鱼盘1g、小汤勺1g/个。
c) 污染方法
污染方法如下:
---污染蒸鱼盘:
用叉子将植物黄油和按照A.2.7.1制备的菠菜以1∶6的比例混合均匀。将稍多于所需要
量的植物黄油/菠菜和叉子一起放在容器内,称量容器、植物黄油/菠菜和叉子的总重量。
用叉子将7g植物黄油/菠菜混合物均匀地涂抹到蒸鱼盘上,边缘保留20mm的清洁带。
容器、植物黄油/菠菜和叉子三者减少的量和计算的污染物所需的总量一致。污染物可以
被增加或者移出,以保证精确的用量。
---污染小汤勺:
使用宽度大约25mm的糕点刷。基于小汤勺的数量,计算污染物总的需要量。将稍多于
需求量的人造黄油以及刷子放入容器内,称量三者的总重。用刷子将人造黄油均匀地涂
抹到小汤勺的勺头上,内外表面都需要刷均匀,容器、人造黄油和刷子减少的总量和计算
的污染物的需求量应该一致,污染物可以被增加或者移出,以保证精确的用量。
涂抹黄油的小汤勺不放入烤箱干燥。
A.3 污染物分类说明
A.3.1 6套及6套以上洗碗机
6套及6套以上洗碗机的污染物数量说明(以12套餐具为例),见表A.2。
表A.2 6套及6套以上洗碗机的污染物数量说明
污染的加载餐具 牛奶 碎肉 鸡蛋 燕麦粥 菠菜 茶叶 植物黄油
米饭碗(12) 1g×6 2g×6
面碗(6) 3g×3 1.5g×3
筷子(24) 1/4长度
佐料碟(6) 0.5g×6
小汤勺(12) 勺头浸入×6 1g×6
深盘(6) 1g×3 5g×3
浅盘(6) 2g×3 5g×3
大汤碗(1) 4g
蒸鱼盘(1) 6g 1g
饭勺(1) 勺头浸入
汤勺(1) 1g
玻璃杯(6) 10mL×6
马克杯(6) 120mL×6
注:筷子按“根”计算。
A.3.2 6套以下洗碗机
6套以下洗碗机的污染物数量说明(以4套餐具为例),见表A.3。
表A.3 6套以下洗碗机的污染物数量说明
污染的加载餐具 牛奶 碎肉 鸡蛋 燕麦粥 菠菜 茶叶 植物黄油
米饭碗(4) 1g×2 2g×2
面碗(3)
3g×1
1.5g×1/2
1.5g×1
0.75g×1/2
筷子(8) 1/4长度
佐料碟(2) 0.5g×2
小汤勺(4) 勺头浸入×2 1g×2
深盘(2) 1g×1 5g×1
浅盘(3)
2g×1
1g×1/2
5g×1
2.5g×1/2
饭勺(1) 勺头浸入
汤勺(1) 1g
玻璃杯(2) 10mL×2
马克杯(2) 120mL×2
注:筷子按“根”计算。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餐具规格数量
餐具规格数量见表B.1。
表B.1 餐具规格数量
序号 类型 餐具名称 尺寸/mm 材质 单个质量/g
6套及6套以上
数量
6套以下数量
个人
餐具
米饭碗 ϕ117×53 强化瓷 160.0±20.0 套数×1 套数×1
面碗 ϕ156×58 强化瓷 360.0±25.0
奇数套:套数×0.5-
0.5
偶数套:套数×0.5
奇数套:套数×0.5-
0.5+1
偶数套:套数×0.5+
玻璃杯 ϕ60×120 玻璃 106
奇数套:套数×0.5+
0.5
偶数套:套数×0.5
奇数套:套数×0.5+
0.5
偶数套:套数×0.5
马克杯 ϕ85×94 强化瓷 255.0±20.0
奇数套:套数×0.5-
0.5
偶数套:套数×0.5
奇数套:套数×0.5-
0.5
偶数套:套数×0.5
筷子 230 不锈钢 15.0±3.0a 套数×2 套数×2
小汤勺 135 强化瓷 40.0±8.0 套数×1 套数×1
公共
餐具
深盘 ϕ208×38 强化瓷 530.0±35.0
奇数套:套数×0.5-
0.5
偶数套:套数×0.5
奇数套:套数×0.5-
0.5
偶数套:套数×0.5
浅盘 ϕ208×28 强化瓷 450.0±30.0
奇数套:套数×0.5+
0.5
偶数套:套数×0.5
奇数套:套数×0.5+
0.5+1
偶数套:套数×0.5+
佐料碟 ϕ96×23 强化瓷 90.0±10.0
奇数套:套数×0.5+
0.5
偶数套:套数×0.5
奇数套:套数×0.5+
0.5
偶数套:套数×0.5
大汤碗 ϕ202×98 强化瓷 810.0±50.0 1 0
蒸鱼盘 320×214×34 强化瓷 670.0±40.0 1 0
饭勺 200×75 塑料 电饭煲适用 1 1
汤勺 217×63 强化瓷 95.0±10.0 1 1
注:GB/T 3532中细瓷类产品的相关要求适用于表中的强化瓷餐具。
a 该值为每根筷子的质量。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标准洗碗机餐具摆放示意图
标准洗碗机餐具摆放示意图,见图C.1~图C.3。
注1:筷子放置紧靠左边缘放置。
注2:从前往后,第1~6个小汤勺污染燕麦粥,第7~12个小汤勺污染黄油。
图C.1 上搁架摆放示意图
注:米饭碗摆放从前向后,第一个是蛋黄污染物,燕麦粥污染物次之,依次放置,多出的一个燕麦粥污染物米饭碗放
置下搁架。
图C.2 中搁架摆放示意图
注1:面碗摆放从右向左,从第一个开始,以后每隔三个搁架齿摆放一个面碗。
注2:深盘摆放从后向前,第一个深盘是菠菜污染物,蛋黄污染物次之,依次放置。
注3:最前的深盘隔两个搁架齿放置面碗,两个面碗之间间隔三个搁架齿。
注4:浅盘摆放从后向前,第一个浅盘是菠菜污染物,碎肉污染物次之,依次放置。
图C.3 下搁架摆放示意图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污染物污染状态示意图
D.1 牛奶
牛奶污染状态见图D.1和图D.2。
图D.1 牛奶污染状态(顶视图)
图D.2 牛奶污染状态(侧视图)
D.2 茶叶
茶叶污染状态见图D.3。
图D.3 茶叶污染状态
D.3 碎肉
碎肉在浅盘、面碗、汤勺、大汤碗的污染状态见图D.4~图D.7。
图D.4 碎肉在浅盘图
图D.5 碎肉在面碗图
图D.6 碎肉在汤勺图
图D.7 碎肉在大汤碗图
D.4 鸡蛋
鸡蛋在米饭碗、面碗、深盘、佐料碟、筷子的污染状态见图D.8~图D.12。
图D.8 鸡蛋在米饭碗图
图D.9 鸡蛋在面碗图
图D.10 鸡蛋在深盘图
图D.11 鸡蛋在佐料碟图
图D.12 鸡蛋在筷子图
D.5 燕麦片
燕麦片在米饭碗、小汤勺、饭勺的污染状态见图D.13~图D.15。
图D.13 燕麦片在米饭碗图
图D.14 燕麦片在小汤勺图
图D.15 燕麦片在饭勺图
D.6 菠菜
菠菜在深盘、浅盘、蒸鱼盘的污染状态见图D.16~图D.18。
图D.16 菠菜在深盘图
图D.17 菠菜在浅盘图
图D.18 菠菜在蒸鱼盘图
D.7 植物黄油
植物黄油在蒸鱼盘、小汤勺污染状态见图D.19和图D.20。
图D.19 植物黄油在蒸鱼盘图
图D.20 植物黄油在小汤勺图
附 录 E
(规范性附录)
餐具在烤箱中的装载方法
E.1 烤箱中每次应放置28套餐具。
注:28套指参照表B.1中餐具数量对应16套和12套组合。
E.2 餐具的装载方法见图E.1。
图E.1 餐具的装载图
E.3 第1层筷子、小汤勺的装载方法见图E.2。
图E.2 第1层筷子、小汤勺的装载图
E.4 第2层佐料碟的装载方法见图E.3。
图E.3 第2层佐料碟的装载图
E.5 第3层米饭碗的装载方法见图E.4。
图E.4 第3层米饭碗的装载图
E.6 第4层面碗的装载方法见图E.5。
图E.5 第4层面碗的装载图
E.7 第5层蒸鱼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