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搜索结果: 'GB/T 23367.1-2024'
标准编号 | GB/T 23367.1-2024 (GB/T23367.1-2024) | 中文名称 | 钴酸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钴含量的测定 EDTA 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 | 英文名称 |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lithium cobalt oxide - Part 1: Determination of cobalt content - EDTA titration and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 行业 | 国家标准 (推荐) | 中标分类 | H16 | 国际标准分类 | 77.160 | 字数估计 | 10,174 | 发布日期 | 2024-11-28 | 实施日期 | 2025-06-01 | 旧标准 (被替代) | GB/T 23367.1-2009 | 发布机构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GB/T 23367.1-2024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lithium cobalt oxide - Part 1: Determination of cobalt content - EDTA titration and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钴酸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 1部分:钴含量的测定
EDTA 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lithium cobalt oxide-
Part 1: Determination of cobalt content-
EDTA titration and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ICS 77.160
CCS H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代替 GB/T 23367.1-2009
2024-11-28发布 2025-06-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 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是 GB/T 23367《钴酸锂化学分析方法》的第 1部分。GB/T 23367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钴含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
第2部分:锂、镍、锰、镁、铝、铁、钠、钙和铜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
谱法。
本文件代替 GB/T 23667.1-2009《钴酸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 1部分:钴量的测定 EDTA滴定
法》,与 GB/T 23667.1-200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钴含量的测定范围”(见第1章,2009年版的第1章);a)
增加了“硝酸(ρ=1.42 g/mL)”(见4.2.3和5.2.3);b)
增加了“高氯酸(ρ=1.67 g/mL)”(见4.2.4和5.2.4);c)
更改了EDTA滴定法中钴标准溶液的浓度,由“1 mL 含 1.5 mg 钴”改为“1 mL 含 1.0 mg 钴”
(见4.2.5,2009年版的3.4);
d)
更改了EDTA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极差值(见4.2.9,2009年版的3.5.2);e)
增加了部分难溶解样品使用硝酸和高氯酸混合溶液的溶解方式(见4.5.4.2);f)
更改了EDTA滴定法中滴定前溶液的加入顺序(见4.5.4.2,2009年版的5.4.2);g)
增加了“电位滴定法”(见第5章);h)
更改了精密度(见第6章,2009年版的第7章);i)
删除了“质量保证与控制”(见2009年版的第8章);j)
增加了“试验报告”(见第7章)。k)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天津国安盟固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浙江巴莫
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巴斯夫杉杉电池材
料有限公司、湖南长远锂科新能源有限公司、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格林美(江苏)钴业股份有限
公司、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宜昌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
司、元能科技(厦门)有限公司、北京盟固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国标(北京)检验认证有限公司、
四川赛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合通用(青岛)
测试评价有限公司、瑞士万通中国有限公司、梅特勒托利多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北矿检测技术股份
有限公司、宜春市锂电产业研究院(江西省锂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西中金岭南矿业有限责任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志波、魏蕾、赵晶晶、朱武、曾雷英、方兰兰、刘志鹏、戴海桃、钱城、
许洁瑜、王骏峰、徐紫嫣、王文波、陈爽、谭方亮、訚硕、马兴兴、朱小琴、王皓、简健明、杨晓璐、
孙玉坤、强文志、陈祝海、吕东芹、刘斌华、袁春伟、祁玉静、马群、戴泽桦、韦宏伟。
本文件于 2009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引 言
锂离子电池是 3C类消费电子产品的核心部分,钴酸锂正极材料又是 3C类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原料,
因此,大力发展钴酸锂材料是实现 3C类消费电子产品高质量发展的前提。GB/T 23367.1-2009《钴酸
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 1部分:钴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于 2009年 3月发布,2010年 1月实施,迄今
已有十余年,该标准的实施应用统一了钴酸锂中钴含量的测定方法,显著的降低了供需双方针对钴酸锂
产品中钴含量测定的沟通成本及贸易成本。近年来,随着钴酸锂产品迭代和检测技术升级,钴酸锂产品
中钴含量的测定方法也从传统的 EDTA手动滴定法逐步发展为 EDTA自动滴定法和氧化还原电位滴定
法,且对测试条件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GB/T 23367《钴酸锂化学分析方法》由 2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钴含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
第2部分:锂、镍、锰、镁、铝、铁、钠、钙和铜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
谱法。
本文件的制定是基于国内外钴酸锂贸易的需求。该标准的修订能够让钴酸锂产品中钴含量的测定方
法进一步适应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促进相关检测技术的进步,为国内相关产业提供技术指导,促进锂
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行业的不断健康稳定发展。便于供应商和客户之间采用统一的分析方法开展检测,有
利于减少因检测方法差异造成的商业纠纷,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钴酸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 1部分:钴含量的测定
EDTA 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钴酸锂中钴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一为 EDTA滴定法,方法二为电位滴定法。
本文件适用于钴酸锂中钴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56.00%~62.00%。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17433 冶金产品化学分析基础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B/T 1743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方法一:EDTA 滴定法
4.1 原理
试料用盐酸(或硝酸和高氯酸的混合溶液)溶解后,在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中,以紫脲酸铵为指
示剂,以 EDTA 标准滴定溶液为滴定剂,根据消耗的 EDTA 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计算钴含量。可采用
EDTA 手动滴定法或 EDTA 自动滴定法。
4.2 试剂或材料
4.2.1 水,GB/T 6682,三级及以上。
4.2.2 盐酸(1+1)。
4.2.3 硝酸(ρ=1.42 g/mL),分析纯及以上纯度。
4.2.4 高氯酸(ρ=1.67 g/mL),分析纯及以上纯度。
4.2.5 钴标准溶液:称取 1.000 0 g 金属钴(wCo≥ 9 9.9 8 %)于 400 mL 烧杯中,加 30 mL 盐酸
(4.2.2),盖上表面皿,低温溶解完全后,冷却至室温,转移至 1 0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