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搜索结果: 'GB/T 8427-2019'
标准编号 | GB/T 8427-2019 (GB/T8427-2019) | 中文名称 |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 英文名称 | Textiles -- Tests for color fastness -- Color fastness to artificial light: Xenon arc | 行业 | 国家标准 (推荐) | 中标分类 | W04 | 国际标准分类 | 59.080.01 | 字数估计 | 34,331 | 发布日期 | 2019-12-31 | 实施日期 | 2020-07-01 | 起草单位 | 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美国科潘诺实验设备公司上海代表处、安徽裕华纺织有限公司、温州大荣纺织仪器有限公司、温州方圆仪器有限公司、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宁波纺织仪器厂、锡莱亚太拉斯(深圳)有限公司、晋江中纺标检测有限公司、亚太拉斯材料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长乐力天针纺有限公司、上海纺织集团检测标准有限公司 | 归口单位 | 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9) | 提出机构 |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 发布机构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GB/T 8427-2019: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GB/T 8427-2019 英文名称: Textiles -- Tests for color fastness -- Color fastness to artificial light: Xenon arc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种测定各类纺织品的颜色耐相当于日光(D65)的人造光作用色牢度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有颜色的纺织品,也适用于白色(漂白或荧光增白)纺织品。
注:本标准可使用两组不同的蓝色羊毛标样,所得结果并不完全等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 250-2008,ISO 105-A02:1993,
IDT)
GB/T 73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蓝色羊毛标样(1~7)级的品质控制(GB/T 730-2008,
ISO 105-B08:1995,MOD)
GB/T 6151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试验通则(GB/T 6151-2016,ISO 105-A01:2010,MOD)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6682-2008,ISO 3696:1987,MOD)
GB/T 8431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光致变色的检验和评定(GB/T 8431-1998,eqvISO 105-
B05:1994)
GB/T 32616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试样变色的仪器评级方法(GB/T 32616-2016,ISO 105-
A05:1996,MOD)
FZ/T 01047 目测评定纺织品色牢度用标准光源条件
ISO 105-B01:2014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B01部分:耐光色牢度:日光(T
ISO 9370 塑料 气候试验辐照量的仪器测定 总则和基本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试样
纺织样品上具有代表性且进行试验的部分。
注:试样用于比较曝晒后和初始(未曝晒)的状态。
3.2
参比样
同试样一起用于曝晒试验的比较材料。
注:为了得到试验结果可能需要多个参比样。
3.3
蓝色羊毛标样
一组已知耐光性能的蓝色羊毛织物。
3.4
试验仓试验设备中能够持续满足温度、光照和湿度要求的仓室。
3.5
仓内相对湿度
试验仓内实际水蒸气压力与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压力的比值。
注:仓内相对湿度用百分比表示。
3.6
有效湿度
空气温度、试样表面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的综合,它决定了曝晒过程中试样表面的含湿量。
3.7
湿度控制标样
一种用红色偶氮染料染色的棉织物,其对湿度和光的敏感性均已知。
注:这种红色偶氮染料染色织物作为一种标准材料,以确保有效湿度符合要求。
3.8
光致变色
试样经过短暂曝晒后发生颜色变化,但置于暗处后基本恢复到原来的颜色。
3.9
翻转模式
试样架围绕中心光源旋转,并且试样夹会自动绕其纵轴间隔性的翻转180°,在每次交替翻转后使
试样朝向光源的运行模式。
4 原理
纺织品试样与一组蓝色羊毛标样一起在人造光源下按照规定条件曝晒,然后将试样变色与蓝色羊
毛标样变色进行对比,评定色牢度。
注:附录A中给出了耐光色牢度的简要说明。
5 标准材料和设备
5.1 标准材料
5.1.1 一般原则
两组蓝色羊毛标样均可使用。可通过与蓝色羊毛标样1~8(欧洲研制)或蓝色羊毛标样L2~L9
(美国研制)比较获得耐光色牢度等级。使用不同蓝色羊毛标样获得的测试结果不可互换。两组蓝色羊标样之间的关系可见ISO 105-B01:2014中的4.1。
5.1.2 蓝色羊毛标样1~8
欧洲研制的蓝色羊毛标样编号为1~8,这些标样是用表1中的染料染成的蓝色羊毛织物,它的范
围从1(很低色牢度)到8(很高色牢度),使每一较高编号蓝色羊毛标样的耐光色牢度比前一编号约高一倍。
本试验所使用的蓝色羊毛标样1~8应符合GB/T 730规定的品质要求。
5.1.3 蓝色羊毛标样L2~L9
美国研制的蓝色羊毛标样编号为2~9,数字前均注有字母L。这八个蓝色羊毛标样是用CI媒介蓝
1(染料索引,第四版,43830)染色的羊毛和用CI可溶性还原蓝8
(染料索引,第四版,73801)染色的羊毛以不同混纺比特制而成的,每一较高编号蓝色羊毛
标样的耐光色牢度比前一编号约高一倍。
附录B中给出的数据说明了每一编号蓝色羊毛标样和固定辐照量之间的关系。
5.1.4 湿度控制标样
有效湿度只能通过评定湿度控制标样(3.7)的耐光色牢度来测定。
5.2 设备
5.2.1 光源
5.2.1.1 曝晒设备应有放置试样和传感器的空间,并使光源辐照均匀。
人造加速光源老化设备的光谱辐照度十分重要。理想状态下,设备产生的相对光谱辐照度宜与太
阳辐照非常接近,尤其是在短波紫外区。附录C提供了重要基准太阳光谱的信息,可用于比较人造加速曝晒辐射和太阳辐射条件下产生的光谱。
5.2.1.2 曝晒设备应满足试样曝晒区任何位置的辐照度差异不超过平均值的±10%。附录D给出了测量辐照度均匀性的方法。
注:曝晒设备的辐照度均匀性受多个因素影响。曝晒试样与氙弧灯的配置(包括氙弧灯和试样间的距离差异等)会影响曝晒均匀性。光学系统和试验仓壁上的灰尘,以及曝晒试样类型和数量也会影响曝晒均匀性。
5.2.1.3 周期性变换试验仓内试样的位置,以保证试验结果的一致性。
5.2.1.4 按照设备制造商的说明书更换灯管和滤光片。
氙弧灯发出的直接辐射包含相当多的日光中不存在的短波紫外线辐射。按照附录C的要求使用
滤光片以减少短波辐射(小于310nm)。经适当过滤的氙弧辐射的光谱功率分布能较好的模拟日光在紫外和可见光区的平均水平。
可使用滤热片减弱红外辐射水平以有效控制试样温度。
5.2.1.5 曝晒设备宜装有辐照度传感系统。如果装有辐照度传感器,则应将其安装在能够获得与试样表面相同辐照度的位置上。如果辐照度传感器没有安装在试样平面内,则应校准至试样处的辐照度。
辐照度传感器(如果装有)应能测量特定波长范围(例如300nm~400nm)或以一个单波长(例如
420nm)为中心的窄波段的辐照度,并对辐照度传感器在特定波长范围或单波长处进行校准。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测量的波长或波长范围。
当辐照度可控时,辐照度应控制为(42±2)W/m2(波长范围为300nm~400nm)或(1.10±0.02)W/
(m2·nm)(波长为420nm)。
辐照度传感器(如果装有)应在所用光源的发射区域内校准。校准应根据辐射测量和设备制造商的
说明书并符合ISO 9370的要求。
5.2.1.6 光源为氙弧灯,相关色温为5500K~6500K,尺寸由设备型号而定。
5.2.1.7 设备应在光源和试样之间安装滤光片,使紫外光谱稳定衰减。附录C给出了所用滤光系统的透光率要求。
5.2.1.8 设备应在光源和试样之间安装滤热片,使氙弧光谱中的红外辐射(IR)能稳定衰减。
5.2.2 温度(见C.3)
应使用黑标温度计或黑板温度计(详见C.3),并将其置于与试样相同的平面和方向上。
注:宜使用黑标温度计(BST)。
5.2.3 湿度
湿度会对实验室加速曝晒试验产生显著影响。设备应通过加湿试验仓内的空气提供并控制试样周围的湿度。用于产生有效湿度的水应至少符合GB/T 6682中3级水的要求。
5.2.4 遮盖物
遮盖物为薄的不透光材料,例如优质钢、薄铝片或用铝箔覆盖的硬卡纸,用于遮盖试样和蓝色羊毛
标样的一部分。遮盖物不应与试样发生反应或对试验条件产生影响,且不应使试样或标样变色。
5.2.5 评级光源
应符合FZ/T 01047的要求。
5.2.6 评级箱
应符合GB/T 6151的要求。
5.2.7 白纸卡
应不含荧光增白剂。
5.2.8 评级遮框
应符合GB/T 6151的要求。为了获得可靠的试验结果,应使用与灰色样卡(5.2.9)遮框相同颜色的
材料遮盖试样。
5.2.9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应符合GB/T 250的要求。
6 试样准备
6.1 试样的尺寸按试样数量和设备试样夹的形状和尺寸而定,可参考E.4给出的指南。
6.2 对于织物试样,应紧附于白纸卡(5.2.7)上;对于纱线试样,则紧密卷绕于白纸卡(5.2.7)或平行排
列固定于白纸卡上;对于散纤维试样,则梳压整理成均匀薄层固定于白纸卡上。每一曝晒和未曝晒面积不应小于10mm×8mm。
6.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