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购物车 询价
www.GB-GBT.com

[PDF] QC/T 950-2019 - 自动发货. 英文版

标准搜索结果: 'QC/T 950-2019'
标准号码内文价格美元第2步(购买)交付天数标准名称状态
QC/T 950-2019 英文版 295 QC/T 950-2019 3分钟内自动发货[PDF] 汽车座椅加热垫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有效

基本信息
标准编号 QC/T 950-2019 (QC/T950-2019)
中文名称 汽车座椅加热垫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英文名称 Performance requirement and test of heating car cushion
行业 汽车行业标准 (推荐)
中标分类 T26
国际标准分类 43.040.60
字数估计 18,177
发布日期 2019
实施日期 2020-04-0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座椅加热垫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12V或24V电压系统的汽车座椅用加热垫。

QC/T 950-2019: 汽车座椅加热垫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QC/T 950-2019 英文名称: Performance requirement and test of heating car cushion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代替 QCIT 950 -2013 汽车座椅加热垫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座椅加热垫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识、包装、 运输和储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 12V 或 24V 电压系统的汽车座椅用加热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 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要求 4.1 一般要求 4.1.1 座椅加热垫及所属部件构成的总成应符合本标准及 QC/T 413的相关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 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进行制造。 4.1.2 座椅加热垫电阻值偏差应不超过规定值的± 10%。 4.1.3 座椅加热垫应无污染、破损、开裂、褶皱等缺陷。 4.1.4 座椅加热垫应质地轻柔,外观平展,座椅安装后应无异物感。 4.1.5 座椅加热垫线束应符合 QCT 29106 的相关规定。 4.1.6 座椅加热垫禁用物质应符合 GB/T 30512 的相关规定。 4.1.7 温度范围: 工作温度范围:-40℃~65℃。 储存温度范围:一40℃~85°C。 4.2 性能要求 4.2.1 阻燃性能 燃烧速率应小于或等于 100mm/min,其中客车燃烧速率应小于或等于 70mm/min。 4.2.2 绝缘阻抗 绝缘电阻应大于或等于 5.0MΩ。 4.2.3 低温储存性能 按 5.5 进行试验后,产品性能应符合 4.1.2 和 4.1.3的规定。 4.2.4 高掘储存性能 按 5.6 进行试验后,产品性能应符合 4.1.2 和 4.1.3 的规定。 4.2.5 恒定湿热储存性能 按 5.7 进行试验后,产品性能应符合 4.1.2 和 4.1.3 的规定。 4.2.6 热冲击性能 按 5.8 进行试验后,产品性能应符合 4.1.2 和 4.1.3 的规定。 4.2.7 温升速率性能 在起始环境温度为 0℃条件下,开启最高档位加热模式,加热开始 5min 后,座椅表面温度应 不低于 30℃。 4.2.8 饱和温度性能 在起始环境温度为 0℃条件下,开启最高挡住的加热模式,椅面温度应在 15min 内达到饱和温 度。自动温度控制器控温,各档位加热模式的椅面稳态温度向在设定温度值 ±5℃范围内:温度控 制单元控温,各档位加热模式的椅面稳态温度应在设定温度值 ±2℃范围内。 4.2.9 热失控性能 将温度控制单元或自动温度控制器短接,在额定电压下,连续工作 2h。座椅表面任意点温 度不应超过 85℃。试验后,座椅总成应不得有烧蚀、烧灼等热损伤,座椅加热垫及周围组件应 不失放。 4.2.10 过电压性能 按 5.11 进行试验后,座椅总成应不出现功能性损伤,并且座椅加热垫及其周围部件应不出现 损坏。恢复常规工作状态后,座椅加热垫应功能正常。 4.2.11 热均匀性能 各个档位加热温度达到稳态时,座椅表面的各个测温点与设定温度值的最大温差应不大于 5℃。 4.2.12 线束拉伸强度性能 线束顺向出线(图 1)与加热单元连接处强度应不小于 50N;线束逆向出线(图 2)与加热单 元连接强度应不小于 25N。 4.2.13 模拟人体进出座椅性能(导入导出) 按 5.14 前排座椅进行 25 000 次,后排座椅进行 10 000 次试验后,座椅加热垫应无断线、短路、 异常发热、漏电、脱落、覆盖层损伤和其他各种失效,产品性能应符合 4.1.2 的规定。 4.2.14 模拟膝压性能 按 5.15 各测试点 5 000 次试验后,座椅加热垫应无断线、短路、异常发热、漏电、脱落、覆 盖层损伤和其他各种失效,产品性能应符合 4.1.2 的规定。 4.2.15 模拟道路颠簸和蠕动性能 按 5.16 座垫进行 100 000 次、靠背进行 50 000 次试验后,座椅加热垫应无断线、短路、异常 发热、漏电、脱落、覆盖层损伤和其他各种失效,产品性能应符合 4.1.2 的规定。 4.2.16 耐水耐液性能 按 5.17 进行试验后,产品性能应符合 4.1.2 的规定。 4.2.17 粘结力性能 按 5.18 进行试验后,发泡本体应随加热垫固定处一起剥离(仅限于粘贴固定型座椅加热垫)。 4.2.18 耐弯折性能 按 5.19 进行试验后,座椅加热垫阻值变化应不超过± 10%,通过热成像仪进行影像检测,测 试区域应无任何热点。 5 试验方法 5.1 试验条件 5.1.1 试验应在室内环境下进行,室温: 20℃ ±5℃。 5.1.2 试验电压: 12V 电压系统为 13.5V, 24V 电压系统为 28V。 5.1.3 仪器、仪表要求如下: a)试验用的电气测量仪器,其标准度不低于 0.5 级; b)试验用的温度测量仪器,其分辨率不大于 1 ℃; c)试验用的拉力测量仪器,其误差应不高于± 1%。 5.2 常规检查 5.2.1 外观检查,加热垫外观用目视法评价。 5.2.2 基本参数试验,用电阻检测仪测量加热垫电阻值。 5.3 阻燃性能试验 试验方法按 GB 8410 的规定进行。 5.4 绝缘阻抗试验 将兆欧表的接地极(E)与铁板连接,电路极(L)与加热垫线束连接器端子连接,在加热垫 线束连接器端子与铁板之间加载 DC 500V 的电压,测量并记录绝缘阻抗的数值。 5.5 低温储存性能试验 在低温环境(40℃ ±5℃)下持续放置 96h,试验按 GB/T 2423.1 规定的方法进行,然后室温 放置 24h 后,接上电源观察其变化。 5.6 高温储存性能试验 在高温环境(85℃ ±5℃)下持续放置 96h,试验按 GB/T 2423.2 规定的方法进行,然后室温 放置 24h 后,接上电源观察其变化。 5.7 恒定湿热储存性能试验 在恒定湿热环境(温度:40℃ ±5℃,相对湿度:90%~95%)下持续放置 96h,试验按 GB/T 2423.3 规定的方法进行,然后室温放置 24h 后,接上电源观察其变化。 5.8 热冲击性能试验 在高温环境(85℃ ±5℃)中,持续放置 0.5h,然后在 lmin 内置入低温环境(-40℃ ±5℃) 中,放置 0.5h,再于 1min 内取出,放回到高温环境(85℃ ±5℃),完成 1 个测试循环,试验按 GB/T 2423.22 规定的方法进行, 150 个循环周期结束后,在室温放置 24h 后,接上电源观察其变化。 5.9 温升速率、饱和温度性能试验 a) 温度要求: 0℃。 b)测量位置:在座椅的座垫或靠背上,选取椅面测量点,数量不少于 4 个,且测量位置应提交 试验报告。 对于座椅存在侧翼加热或其他特殊结构加热的情况,其测量点应与制造厂协商确 认。测量位置需避让缝合线或结构避让区域(如安全带提醒传感器、通风孔洞等),以避免产 生不稳定测量结果。 如果座椅及加热单元是对称的,可单侧取点。对两腿之间的位置进行的 测量,仅为参考值。 c) 温度传感器(探头)设置方式:用胶带将尺寸为 40mm × 40mm,厚度为 0.1mm 固定温度传 感器的铜片或铝片贴在测量中心位置。 d)温度测量方式:使用身高 175cm 士 5cm,体重 75kg ± 5kg 成年男性真人,穿着棉质服装。测 试环境温度稳定在设定温度值 2h 后,测试者由室温进入测试环境,并在 1min 内坐上被测座 椅,然后加热试验开始计时。 e) 试验结果记录:测试过程中记录电压、电流、座椅表面温度、环境温度,并生成曲线。 f) 贴点图片如图3 所示。 5.10 热失控性能试验 将座椅加热垫安装于座椅内部,并将座椅加热垫的温度控制单元或自动温度控制器连接。在 室温条件下,座椅处于空载状态,对座椅加热垫加载额定电压。通过红外热成像仪,每 10min 测 量记录1次加热垫温度影像,连续通电 2h 。 5.11 过电压性能试验 在室温下,将温度传感器粘贴到座椅表面的测试点位置上(贴点位置同图 3)......
英文版: QC/T 950-2019  
相关标准:QC/T 945-2013  QC/T 946-2013  
英文版PDF现货: QC/T 950-2019  QC/T 950-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