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GB/T 28619-2024, GB/T28619-2024, GBT 28619-2024, GBT28619-2024
标准编号 | GB/T 28619-2024 (GB/T28619-2024) | 中文名称 | 再制造 术语 | 英文名称 | Remanufacturing - Terminology | 行业 | 国家标准 (推荐) | 中标分类 | J04 | 国际标准分类 | 01.040.25 | 字数估计 | 14,122 | 发布日期 | 2024-09-29 | 实施日期 | 2025-04-01 | 旧标准 (被替代) | GB/T 28619-2012 | 发布机构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GB/T 28619-2024: 再制造 术语
ICS 01.040.25
CCSJ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代替GB/T 28619-2012
再制造 术语
2024-09-29发布
2025-04-01实施
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发 布
目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基本术语 1
4 相关术语 3
参考文献 5
索引 6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 28619-2012《再制造 术语》,与GB/T 28619-2012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
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增加了术语分类,按照相关性区分为基本术语和相关术语,其中基本术语29条、相关术语
11条;
b) 删除了原标准中不适用术语13条(见2012年版的2.7、2.8、2.11~2.16、2.25~2.28、2.32);
c) 增加了术语20条(见3.8、3.9、3.10、3.16、3.17、3.24、3.26~3.29、4.1~4.11);
d) 更改了术语18条(见3.1~3.4、3.6、3.7、3.10~3.15、3.18~3.20、3.22、3.23、3.25,2012版的
2.2、2.1、2.3~2.5、2.9、2.10、2.17~2.24、2.30、2.31、2.33)。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绿色制造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7)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佛山大学、河北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泰尔(安徽)工业科技服务
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有限公司、浙江宸嘉液压科技有限公司、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天元智能再制造股份有
限公司、吉姆西半导体科技(无锡)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天津)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
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服务型制造研究院(杭州)有限公司、河北华北石油荣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上海海
关工业品与原材料检测技术中心、香河同质动力制造有限公司、广州市花都全球自动变速箱有限公司、
河北瑞兆激光再制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
析检测中心、深圳大学、河北长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山东中科机械再制造有限公司、河间市睿创检测技
术有限公司、风清阳(苏州)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中再技术(佛山)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伟、史佩京、黄东保、刘渤海、许开华、于鹤龙、魏敏、周新远、孙婷婷、郑汉东、
王星、张志坚、荆东青、庞金明、蔡辉、吉小超、俞传永、钱浩、杨本晓、汪勇、屈志明、吴益文、苏加洋、魏琼、
吴松、任杨锋、区莹映、李海漪、钟耀文、韩宏升、张梦清、石常亮、林建军、刘宝秋、侯欢欢、范涛、韦敬、
丁海林、王灿洋。
本文件于2012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再制造 术语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再制造相关的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适用于再制造研究、设计、工程实施以及相关服务和管理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基本术语
3.1
再制造 remanufacturing
对因功能性损坏或技术性淘汰等原因不再使用的产品进行专业化修复和(或)升级改造,使其功能、
质量特性、安全性、环保性和经济性达到或优于原型新品水平的过程。
[来源:GB/T 28612-2023,4.4.6]
3.2
再制造毛坯 core
由于功能性损坏、技术性淘汰或达到使用期限等原因,导致不能或不适合继续使用,但蕴含再次使
用价值,并满足再制造要求的产品。
3.3
使再制造产品的质量特性恢复至原型新品水平的再制造。
3.4
使再制造产品相比原型新品具备更多功能或更高质量特性的再制造。
3.5
再制造性 remanufacturability
再制造毛坯可以进行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