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GB/T 43770-2024, GB/T43770-2024, GBT 43770-2024, GBT43770-2024
标准编号 | GB/T 43770-2024 (GB/T43770-2024) | 中文名称 | 室内LED显示屏规范 | 英文名称 | Specification for indoor LED displays | 行业 | 国家标准 (推荐) | 中标分类 | L53 | 国际标准分类 | 31.120 | 字数估计 | 26,267 | 发布日期 | 2024-03-15 | 实施日期 | 2024-03-15 | 发布机构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GB/T 43770-2024: 室内LED显示屏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室内LED显示屏规范
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室内LED显示屏(以下简称“显示屏”)的分类、要求、测试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
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显示图文及视频等信息的全彩大间距、中间距、小间距、微小间距、超小间距显示屏
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
GB/T 2423.3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振动(正弦)
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9254.1 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设备和接收机 电磁兼容 第1部分:发射要求
GB 17625.1 电磁兼容 限值 第1部分: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
GB/T 20147-2006 CIE标准色度观测者
SJ/T 11141 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屏通用规范
SJ/T 11281 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屏测试方法
SJ/T 11890 LED显示屏节能设计要求
CIE1931 色彩空间(ColorSpace)
3 术语和定义
SJ/T 1114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分类
4.1 按照播放内容,显示屏可分为图文显示屏和视频显示屏。
4.2 按照显示维度,显示屏可分为二维(2D)显示屏和三维(3D)显示屏(或称立体显示屏)。
4.3 按照使用方式,显示屏可分为固装显示屏和非固装显示屏。
4.4 按照安装方式,显示屏可分为前安装显示屏和后安装显示屏。
4.5 按照维护方式,显示屏可分为前维护显示屏和后维护显示屏。
4.6 按照像素中心间距,显示屏可分为大间距显示屏、中间距显示屏、小间距显示屏、微小间距显示屏
和超小间距显示屏等。
5 要求
5.1 外观
5.1.1 显示屏构件应完整、装配牢固、结构稳定、边角过渡应圆滑,无飞边、无毛刺等缺陷。
5.1.2 机壳及安装连接件应无明显变形、凹凸等缺陷。
5.1.3 外壳,包括控制箱及连接件防护层色泽应均匀,基体无裸露划伤、裂痕等缺陷。
5.2 安全要求
显示屏的安全要求应符合SJ/T 11141的规定。
5.3 电磁兼容性
5.3.1 谐波电流发射限值应符合GB 17625.1的规定。
5.3.2 除另有规定外,1个显示单元(显示模块/显示模组)的无线电骚扰限值不应高于GB/T 9254中
A级限值的规定。
5.4 结构
5.4.1 显示屏像素中心间距的标称值应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数字。
5.4.2 用于非固装显示屏的显示模组质量不应超过36kg/m2。
5.4.3 显示屏的拼装精度按6.5.2测试后,应符合表1的规定。
5.5 外壳防护等级
显示屏应根据分类标注外壳防护等级,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6.6的要求。
5.6 光特性
5.6.1 最大亮度
显示屏的最大亮度应满足使用环境的额定最大亮度值要求。
5.6.2 视角
显示屏的水平视角应不低于±60°,垂直视角应不低于±50°。
5.6.3 亮度非均匀性
5.6.3.1 显示屏不应有明显偏亮、偏暗缝隙。
5.6.3.2 显示屏的亮度非均匀性LJ按6.7.3测试后,应符合表2的规定。
5.6.4 黑屏非均匀性
显示屏的黑屏非均匀性LB 按6.7.4测试后,应符合表3的规定。
5.6.5 色品坐标
5.6.5.1 三基色色品坐标
显示屏的三基色色品坐标应在表4规定的坐标范围内,色品区域图见附录A。
5.6.5.2 白场色品坐标
显示屏在使用环境的额定色温范围内标定色温点的白场色品坐标,对照GB/T 20147-2006中表1
的色品坐标值,允差应满足|Δx|≤0.010,|Δy|≤0.010。除另有规定外,以6500K为默认白场色温。
5.6.6 亮度鉴别等级
显示屏的亮度鉴别等级按6.7.6测试后,应不低于20。
5.6.7 最高对比度
显示屏屏面法线方向照度为10×(1±10%)lx时,最高对比度按6.7.7测试后,不应低于1000∶1,或
应符合标称值。
注:二者取最大值作合格性判定。
5.7 电特性
5.7.1 灰度等级
显示屏的灰度等级按6.8.1测试后,应不低于256级。
5.7.2 换帧频率
显示屏的换帧频率按6.8.2测试后,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二维(2D)显示屏的换帧频率应不小于50Hz;
b) 三维(3D)显示屏的单眼换帧频率应不小于50Hz,双眼换帧频率应不小于100Hz。
5.7.3 视觉刷新频率
显示屏的视觉刷新频率按6.8.3测试后,应符合下述规定:
a) 图文显示屏的视觉刷新频率应不小于480Hz;
b) 视频显示屏的视觉刷新频率应不小于960Hz。
5.7.4 像素失控率
5.7.4.1 显示屏不应有串扰或线缺陷现象。
5.7.4.2 像素失控率按6.8.4.2测试后,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大、中间距显示屏应符合SJ/T 11141中A级指标值规定;
b) 小间距显示屏不发光像素失控率不应超过30×10-5,不熄灭像素失控率不应超过10×10-5;
c) 微小间距、超小间距显示屏应符合表5的规定。
5.8 低亮度特性
小间距、微小间距、超小间距显示屏在低亮度状态时,其亮度非均匀性、灰度等级、视觉刷新频率应
符合表6的规定。
5.9 环境适应性
5.9.1 工作温度
5.9.1.1 显示屏在0℃,通电工作8h条件下,按6.10.1.1测试后,应无影响外观、安全、功能故障产生。
5.9.1.2 显示屏在40℃,通电工作8h条件下,按6.10.1.2测试后,应无影响外观、安全、功能故障
产生。
5.9.2 湿热负载
显示屏在最高工作温度,相对湿度87%~93%,通电工作8h条件下,按6.10.2测试后,应符合下
列要求:
a) 外观应符合5.1的规定;
b) 整屏像素失控率应符合5.7.4的规定。
5.9.3 振动
显示单元(显示模块/显示模组)以振动频率10Hz~55Hz~10Hz,加速度为0.5g,一次扫频
5min,按6.10.3在x、y、z轴向各进行两次测试后,零部件不应松动、断裂和变形。
5.9.4 贮存温度
5.9.4.1 显示屏在-40℃,贮存4h条件下,按6.10.4.1测试后,在室温条件下恢复4h,应无影响外观、
安全、功能故障产生。
5.9.4.2 显示屏在60℃,贮存4h条件下,按6.10.4.2测试后,在室温条件下恢复4h,应无影响外观、
安全、功能故障产生。
5.10 节能
显示屏开关电源的节能要求应符合SJ/T 11890中表1的规定。
6 测试方法
6.1 测试条件
6.1.1 环境条件应符合SJ/T 11281的规定。
6.1.2 测试仪表应符合SJ/T 11281的规定。
6.2 外观
外观采用目视和和手工触摸方式检验。
6.3 安全要求
安全要求按SJ/T 11141的规定进行测试。
6.4 电磁兼容性
6.4.1 谐波电流发射限值按GB 17625.1测试。
6.4.2 无线电骚扰限值按GB/T 9254.1测试,测试图案程序见附录B。
6.5 结构
6.5.1 显示模组质量使用电子称重仪表测试。
6.5.2 拼装精度按SJ/T 11281的规定进行测试。
6.6 外壳防护等级
外壳防护等级按GB/T 4208对应IP等级测试。
6.7 光特性
6.7.1 最大亮度
最大亮度按SJ/T 11281的规定进行测试。
6.7.2 视角
视角按SJ/T 11281的规定进行测试。
6.7.3 亮度非均匀性
6.7.3.1 测试条件
测试条件如下:
a) 环境照度的变化在±10%以内;
b) 测试仪器采集范围不应少于16个相邻像素点;
c) 测试方向应为屏幕法线方向;
d) 测试距离应使测试仪器能分辨屏幕内单颗像素点。
6.7.3.2 测试步骤
在测试前,全屏点亮显示屏,目测显示屏点亮效果,在符合5.6.3.1的要求后,按如下步骤进行测试。
a) 用附录C的测试图案程序设置图像,图像示意图如图C.1所示,使显示屏上显示的方格数量不
少于18个,且每个方格之间由黑色边框分隔。
b) 调节方格显示状态至最高灰度级、最高亮度级,显示白场。
c) 确定9对偏差最大的相邻方格位置,分别测量出这9对相邻方格的亮度值。
d) 用公式(1)分别计算出每1对相邻方格的亮度非均匀性:
e) 用同样的方法,对红、绿、蓝三基色分别测量计算。
f) 取最大值即为该显示屏亮度非均匀性LJ。
6.7.4 黑屏非均匀性
6.7.4.1 测试条件
测试条件如下:
a) 室内环境照度为200×(1±10%)lx;
b) 测试仪器采集范围不应少于16个相邻像素点;
c) 测试方向应为屏幕法线方向;
d) 测试距离应使测试仪器能分辨屏幕内单颗像素点。
6.7.4.2 测试步骤
按如下步骤进行测试:
a) 用附录C的测试图案程序设置图像,图像示意图如图C.1所示,使显示屏上显示的方格数量不
少于18个,且每个方格之间由黑色边框分隔;
b) 调节方格显示状态至最高灰度级、最高亮度级,显示白场;
c) 确定9对偏差最大的相邻方格位置,并记录;
d) 调节显示屏至全黑状态,分别测量出确定的9对相邻方格亮度值;
e) 用公式(1)分别计算出每1对相邻方格的黑屏非均匀性;
f) 取最大值即为该显示屏黑屏非均匀性LB。
6.7.5 色品坐标
6.7.5.1 测试条件
测试条件如下:
a) 环境照度的变化在±10%以内,且不存在明显的有色光源;
b) 测试仪器采集范围不应少于16个相邻像素;
c) 测试方向应为屏幕法线方向;
d) 测试距离应使测试仪器能分辨屏幕内单颗像素点。
6.7.5.2 测试步骤
6.7.5.2.1 按如下步骤进行三基色色品坐标测试:
a) 在最高灰度级、最高亮度级下,全屏显示红色;
b) 读取显示模组的色品坐标;
c) 判定其色品坐标是否在表4规定的界限内,在边界点上也判为合格;
d) 用同样的方法,对绿、......
|